笔者从凤凰县农业机械管理局获悉,该县根据湖南省农机局监察室1月28日湘农机监察〔2018〕9号文件要求,对2010年全县购买的湖南省金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1067台补贴机具进行核查,于2月8日上交核查结果,近日全面完成整治、总结与收尾工作。该项工作顺利完成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与部门协调。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清理核查领导小组,统筹县政府办、县财政局、县农业局、县农机局等多方力量协调推进。
二是,强化纪检监督推进工作落实。主动向县纪委驻农业局纪检组汇报情况,帮助查找问题、完善管理、疏堵漏洞,预防空套或非补贴产品套取农机购置补贴现象发生。同时,杜绝核查工作“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三是,三级联动,形成合力。2015年机构编制改革后,该县是全省仅存的拥有乡镇农机员的县市之一,更是发展村级农机安全员、推行农机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创始地,实现“人在网中,机在格中”的管理模式。核查期间,充分利用阵地优势,发挥网格作用,全面撒网速战速决,请出2010专抓购置补贴工作的“老专家”为全县300余参与核查的各级农机人作战前培训,不到一周便把需要核查的农业机械“一网打尽”。
近年来,随着湖南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查找问题解决问题,大力整章建制,全面完善购置补贴申报审核系统,规范农机购置补贴申报流程,已经形成全省农机购置补贴申报一个系统、“一盘棋”;申报过程中,购机人身份证、个人照、人机合影、发票原件、发动机号、机架号等重要信息一一入网,形成省、州、县共同监督的“一机一档”;补贴资金直接由财政打入购机户“一卡通”,杜绝了资金层层经手层层“伸手”的可能性;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全面核查,帮助农机购置补贴平稳度过了实施初级阶段的“阵痛期”,预防虚报冒领农机购置补贴等农机领域“雁过拔毛”问题体系已趋于成熟、完善。该县的农机推广、购置补贴工作连续9年获得全州先进,2017年,该县补贴机具成交价格:486.433万元,补贴机具,1413台,总补贴达126.79万元,蝉联全省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