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学习京山经验,补齐机插和秸秆利用短板

作者:李娅 本站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4日
  5月10-12日,在常德市农机化局局长郭南方的带领下,9个区县市、5个小区农机化局局长和机插秧推广工作人员前往湖北省京山县学习机插秧和秸秆综合利用的成功经验,助力我市农业机械化工作。
  水稻机插秧一直是我市农机化事业的瓶颈,制约着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在我市起步晚,推广难。为有力推进新时代农机化工作,提高我市综合农机化率,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通过搜集全国各地水稻机插秧工作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先进典型,就近选择湖北京山县作为学习地点。
  湖北京山县水稻机插秧率达到83%,他们的育秧模式有房前屋后育秧、田间地头育秧、农机合作社大户大棚育秧和农机合作社田间育秧,其中房前屋后育秧模式更是被中国农机工程院院士罗锡文誉为“扁担长,簸箕大的田也能搞机插”。本次学习,大家都实地亲身感受到房前屋后育秧的魅力,途中市农机化局副局长沈国安走访一农户,在京山县当地嫁女陪嫁插秧机是让人艳羡的事情,农民已形成较强的机插秧观念,认为机插秧人舒服、快些,产量也高很多,尤其是天气不好的时候,更能抗倒伏。京山县的秸秆综合利用也走在全国前列,他们通过企业回收,将秸秆制作成板材、动物饲料和食用菌类基肥等,从而达到了高效利用。

  本次外出学习,打开了思路,开阔了眼界,启迪了思维,回去后将认真总结经验,结合京山模式,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特色的机械化栽植模式和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学习人员实地查看京山县曹武镇工湾村房前育秧


 
市农机化局副局长沈国安与农民闲聊

新闻来源地址:湖南农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