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永顺县万坪镇和坪村看到 60多岁的陈隆仁是村里还在使用耕牛的农户。在陈老汉的印象里,出远门的次数屈指可数,因为每天都要被牛“绑着”,一是担心牛跑了,二是担心牛损毁了庄稼,有人找他告状。随着年岁的增加,有些力不从心的陈老汉看着身边轰隆作响的旋耕机,心里有了新的盘算。自己还要管理牛 麻烦多了 (还要担心牛), 嗯!还怕牛吃别人庄稼要赔 这个“农机”,就不用管 方便多, 只要烧点油,(那自己打算加入农机合作社) (还是买一台机子呢) 有机会的话当然是加入合作社 方便多了 还可以(在合作社里)做工 还能增加收入,一亩地10分钟耕完,对于田仁炜这样有着10多年农机操作经验的“老司机”来说,根本不在话下。这个农村里长大的小伙子,回忆起年少时的放牛经历,再对比现在的“铁牛”操作,小伙子现在有着说不出的轻松惬意。
彭明是万坪镇上坪村合作社的理事长,他于2014年与村里的其他几名农户注册成立了名为“瑞丰祥”的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拥有各类农机具142台套,涵盖了农田耕整、播种育秧、施肥喷药、收割脱粒等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通过短短2年多时间的发展,合作社已经发展到了318名社员,流转土地1600多亩,越来越多的农户找到合作社希望加入。所以通过整体农业机械化运作的话 就降低了他们的生产成本 包括我们的技术采购 比如种子 肥料等是不是 他们自己就觉得 除了能给我们出租土地 直接受益以外 另外还能用空闲时间 到合作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我们(农忙时)要劳力多的时候 一天要六七十个人,这几个月之内 每个人每个月的平均工资 不得低于2600元。到目前为止,我们县里 一共成立了21个农机合作社 带动贫困人口三四千人 同时合作社成立之后 我们积极引导他们 对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 要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到目前为止 我们永顺的农机合作社 他们自己生产出来的 水稻 油菜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品牌 比如讲土司口粮 还有颗沙贡米等 通过建立现代农机合作社 使我们县里的农业从传统模式 逐步向现代农业模式转变 实现了土地规模化 集约化经营 同时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